拜施耐庵的生花妙笔所赐,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,其作为《水浒传》当中的经典片段,得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,亦可见文学成就之高。但鲜为人知是,这则故事的蓝本源自一位开国帝王的传奇往事,换句话说,施耐庵是将此人的传奇经历搬到鲁智深身上,经过艺术加工,最终才有了经典的传世。这位开国帝王,便是后周太祖郭威。

改写简爱经典片段  简爱经典片段

“拳打镇关西”是《水浒》中的经典篇章

郭威生于唐朝末年,其父郭简是晋王李克用的部下,曾担任顺州刺史,后被割据幽州的大军阀刘仁恭所杀。郭威年幼失怙,跟随寡母王氏避难潞州,结果母亲在半途中也因病去世,导致郭威还是个娃娃时便成了苦命的孤儿。郭威的姨妈韩氏见郭威可怜,便将他收养过来抚育成人,郭威由此才多少感受到母爱。

或因疏于管教,或因韩氏的溺爱,青少年时期的郭威喜武厌文、飞鹰走狗,是一个典型的“问题少年”。与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一样,为彰显个性,郭威也喜欢纹身,曾在脖子上纹绘了一只飞雀,由此便有了一个诨名“郭雀儿”(“周太祖 少贱,黥其颈上为飞雀,世谓之郭雀儿 。”见《新五代史·卷七十·东汉世家》)。

郭威好酒喜斗,爱打抱不平

展开全文

郭威十八岁时投身行伍,在泽路节度使李继韬的军中效力。郭威身材魁梧、勇力过人,很受李继韬的赏识,进入军中没多久便被提拔为亲兵。郭威好酒喜斗,爱打抱不平,由此惹出过不少的麻烦,但每每都能得到李继韬的宽恕(“帝负气用刚,好斗多力,继韬奇之,或逾法犯禁,亦多假借焉。”见《旧五代史·卷一百一十·周太祖纪一》)。而闹市手刃恶霸屠夫的经历,正是发生在这段时期。

话说郭威某日喝完酒后在上党(泽路节度使驻地)街头闲逛,偶然间遇到一位屠夫欺行霸市,对周边的百姓或打或骂,气焰极为嚣张,由此惹起郭威心中一团熊熊怒火。郭威走到屠夫面前,以买肉为名义让屠夫割肥割瘦,然后以各种借口来辱骂他,明摆着是故意找茬。

郭威找茬的方式跟鲁智深几乎一样

改写简爱经典片段  简爱经典片段

屠夫见郭威气度不凡,知道不是好惹的主儿,起初还能强压怒火,但最终还是没忍住,扯开衣服,用手指着肚子对郭威吼道:“有种就捅了老子!”此时的郭威接着酒劲,就真的拿起刀子捅进屠夫的肚子,结果后者一命呜呼。事后,郭威被抓进大牢,但不久便被主公李继韬释放,继续委以重任。

威尝游于市,市有屠者,常以勇服其市人。威醉,呼屠者,使进几割肉,割不如法,叱之。屠者披其腹示之曰:“尔勇者,能杀我乎?”威即前取刀刺杀之。一市皆惊,威颇自如。为吏所执,继韬惜其勇,阴纵之使亡,已而复召置麾下。见《新五代史·卷十一·周本纪第十一》。

鲁智深的历史原型其实是郭威

比较正史的记载和《水浒传》的描述,我们可以看出,郭威与鲁智深的身份相同(军人出身)、性格相似(好酒喜斗,爱打抱不平),除暴的对象都是屠夫,挑起争斗的方式相同(借买肉为名找茬),“作案”的地点都是在闹市区,其造成的轰动效果也大同小异。由以上种种相似点来看,鲁智深的历史原型就是郭威,换句话说,施耐庵是把郭威的传奇经历搬到鲁智深身上,才有了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”的经典故事。

当然,郭威与鲁智深毕竟还是有不小的区别,其最大的不同点,便是最终的命运各殊。鲁智深杀人后逃跑,若干年后在梁山落草,在接受招安后跟随宋公明南征北战,最终落发为僧,未几圆寂。而郭威则在之后又陆续效力于后唐、后晋、后汉三朝,最终竟能代汉建国,成为后周的开国皇帝,委实是一个不小的奇迹。

郭威创建后周,成为一代明君

郭威在位四个年头(951-954年),任内虚心纳谏、改革弊政,为恢复生产、富国强兵不遗余力,可谓一代明主。显德元年(954年),郭威驾崩,享年51岁,庙号太祖。郭威驾崩前遗命薄葬,仅以佩剑铠甲、冠冕衣服入殓,在历代帝王中真是难能可贵。

参考文献:《水浒传》